誠信應考 誠信做人
——張鋒
孟子曰:“車無轅而不行,人無信則不立。” 誠信是人生立身之本。誠信自古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。誠信做為東方文明,一直代代相傳,作為精髓傳遍全世界。
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,更是一個國家的立業之本,一個不講誠信的個人是社會的危險品,而一個不講誠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。誠信是份無形的財富,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淀下許多為人所一生受用的真諦。
“誠信”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“立木取信”和“烽火戲諸侯”講的就是誠信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。“立木取信”讓商鞅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,為他的變法推行奠定了基礎,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,最終統一了中國。“烽火戲諸侯”的周幽王戲耍諸侯,當危難真正來臨的時候卻沒人愿意相信他了,最后只能淪為亡國之君。
誠信考試,是責任感的體現,誠信應考,是道德品格的體現。誠信考試,需要考生的自我約束和自覺追求,在考試過程中端正學習與考試的態度,嚴格遵守考試規章制度,實事求是,杜絕一切考試作弊形式。誠信是公平考試的前提和必要條件,如果失去了誠信,考試將成為不公平競爭,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。從這個意義上講,誠信考試不單單是對我們學習質量的檢測,也是在檢驗學生的道德水準,更是對我們人格的一種考驗。
“生活之所以總有精彩,是因為我們把誠信融進生命。”這是作為一名中學生需要時刻謹記誠信做人的道理。誠信做人體現在與人相處的方方面面,而誠信考試就是一個學生必做的功課和必備的素養,考試是一個階段性的測試,是對你這一段時間自我檢測,所以我們必須正確對待考試。“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”,不誠信考試、作弊、抄襲等這些看似對他人沒有產生實質性影響的“小惡”,卻在無形中降低了你的人格操守,在人生長遠的路途中,投機取巧終究不是長久之計。
誠信考試的根本意義在于,考生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,明白自己的弱項和優勢學會在弱勢和優勢的博弈中,揚長避短。如果做不到對自己和未來負責,看不清楚自己,抵擋不了誘惑,人生可能最終也不會有好的發展。
與其在考場做文章,不如在備考的時間多一份努力!期中考試沖刺的時間,希望全體同學要進一步加強期中考試重要性的認識,要與老師密切配合,認真搞好期中考試復習工作,因為是期中考試,各門功課停課復習的時間不會很多,因此,每位同學要根據自己學習的實際,合理科學安排各門功課的復習時間進行自主復習;要按時、獨立完成作業,復習要主動,不懂要問;要對半學期來所學的內容進行系統梳理,全面復習;要切實做好所學知識的查漏補缺工作;要調整心態,精心準備,樹立必勝信念;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,晚上按時作息,保證足夠的睡眠,復習中一定要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,好的學習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祝同學們全力以赴,認真復習,爭取期中考試取得理想成績。